中國風水在馬、泰等國
來源:大易策劃作者:大易策劃時間:2017-08-09點擊:100
馬來西亞移神與敬神馬來西亞是一個風水很盛行的國家,但與新加坡相比,馬來西亞的文化體系不如新加坡的文化體系和中國的關系那樣密切,這與馬來西亞的華人華僑不如新加坡那么多有一定的關系。
馬來西亞的港口城市檳城有一座中國式廟宇極樂寺,就是按照中國風水的模式選址的。它左有龍山,右有白象山。極樂寺所在的小山有仙鶴飛升之感。馬來西亞著名的天公壇也是其風水代表作品,人們在修復天公壇時,把所有神明集中在同一個殿,主要是符合中國人的觀念,不輕易把神像分散。神壇本打算用黑色或灰色屋瓦,但基于天公壇信徒多數是漳州閩南人的特殊情況,神壇最后用回紅色屋瓦。因為檳城人對風水很重視,而政府很難找到證據來證明移動神明會影響風水。因此,這個舉動在民間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馬來西亞道教組織聯合總會顧問兼三清道教會及道士團顧問林茂盛指出,道家認為神像金身受損沒有問題,重要的是金身破損后需重新修補。他認為,天公壇的裝修計劃涉及搬走12尊“天將”并沒有問題,重要的是尊重宗教遺產并確保古跡完好保留。他說,在神壇修建期間,只要聘請道士為觀音神像做法事就可以確保觀音像獲得保護。最后,這項“移神”的工作有了道教理論的支撐才得以順利進行。
吉隆坡的一家銀行總部遷址前,請風水師對新址的選擇和門前的一對石獅如何安放發表意見。1982年,吉隆坡的一家報紙曾報道說,某電視臺的大門被封死,因為這個電視臺的雇員認為這座大門的風水不好,他們寧可從側門小門出入,也不走大門。許多華人商人篤信風水和拜關公,每逢過節或開張之日,都邀請醒獅隊到店里舞獅,祈求生意蒸蒸日上,財源廣進。
吉隆坡市的一個集貿市場建在一座小山上,其入口的朝向有意避開正對大馬路。馬來西亞的航空公司總部、馬來西亞聯合工業公司等均是按照此模式設計的,其目的是為了使此地區的建筑物之間保持一種協調和平衡。
泰國:四面佛與首相府
泰國是一個篤信風水的國家。湄南河由北向南把泰國分為東西兩部分,這正符合中國易學中的太極原理。太極生兩儀,左為陰,右為陽,先陰后陽,左旋右轉,由西、北向東、南旋轉。泰國的歷史、文化、經濟正是先從左邊發展,再擴大至右岸。鄭王廟坐西向東,,面水而建,山主貴,水主財。在鄭昭王那個時代,湄南河西側的經濟、政治先得到發展,然后再跨過湄南河向東延伸,直至建立了拉瑪王朝。鄭王廟的風水對泰國的發展意義重大。
泰國幾乎全民信佛。、四面佛是泰國的國寶,又被稱為“有求必應佛”,其靈驗的程度,在東南亞是路人皆知。四面佛最早是因為當地一座酒店的風水不好,請了一位高人來指點,于是就供了這樣一尊四面佛,沒想到越拜越靈驗,傳遍了全泰國,不斷地有信徒來參拜,其中包括很多香港的電影明星。
- 上一篇:日本風水學研究的特點
- 下一篇:靠山的好壞對風水有什么影響?
- 您可能需要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