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公司改名的因素
來源:大易策劃作者:大易策劃時間:2013-10-04點擊:
在日本的加藤邦宏先生提出了變更企業名稱時應考慮到的因素如下:1.品牌的整合性
①公司名稱要和商標,尤其是其代表的品牌一致,特別注意的是未來品牌和公司名稱的一致性。②原有的品牌是否能提升公司的形象,是否擁有足以包含公司全部資信的潛力。
2.與公司舊名稱的連貫性,公平的評判舊名稱
①公司舊名與公司新名之間是否必須帶有連貫性?還是排除連貫性 ②評定的結果對舊名稱是否合理 判斷舊名稱的公平性到何種程度 哪些要素應當保存 ③若排除公司舊名稱的公平性,而命名公司新名字時,應考慮何種風險。
3.與商品形象的整合性
公司新名稱應該表現何種程度的商品形象,或者暗示出商品形象,預先考慮和商品形象抵觸的情況、要素。
4.公司名稱與商品名稱類似性核對
公司名稱與商品名稱的類似性、獨創性應作何種程度的評價
5.開拓海外市場時,公司名稱所扮演的作用與效果。
①公司名稱在海外市場是否帶有積極作用 若有,應具備何種程度效果;
②是否應考慮以海外的某個區域作為調查對象。
服務業命名重在卓爾不群:
傳統的品牌意識是把側重點放在產品或商品的品牌上,隨著世界經濟發展的主流轉向第三產業或非制造業,服務業正以不被人覺察的速度朝著更廣更深的范圍發展,例如:網上購物。傳統的服務業有商店、百貨大樓、賓館飯店、旅游業、郵寄、金融,現在流行的服務產業有通信網絡、計算機軟件、清潔環保、法律咨詢、會計行業。從市場角度看,服務行業有著特別的挑戰性,即它沒有傳統意義上的激發消費者購物的可感知性——挑選測試產品。設想此刻某先生走進某大賓館,來到了服務總臺前,他提出想用一個小時的時間來參觀一下賓館的客房,看這些客房是否滿足他的需求,等看完后,他要求先試住一下。該人得到的答復肯定是我們所預料的“不”,因為這一方式不能適用于服務業。服務業所提供的“產品”基本是無形的,是只有消費過程的“產品”。因此,服務業與其它行業相比,在市場上有更大的壓力,為獲得滿意的投資回報率,樹立品牌形象在服務行業中更加重要。
服務行業在塑造自己整體形象時,首先用強有力的名字來表現自己,名字能夠通過自己獨特的服務方式(快速度、高效率、高水平、潔凈、新鮮等)和服務態度(禮貌、熱情、周到、體貼)使自己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所以大到一家飯店或是購物中心,必須用名字來表現自己的整體形象,小至一個店鋪的名字設計,店名字起得好,是引起消費者好奇心和打響牌子的關鍵。如果不是精心設計了自己的名字,那么就被淹沒在眾多同類行業中,使自己成為“無名氏”。服務行業的名字起著傳播市場信息與企業信譽的作用,靠自己無形的名聲向顧客提供所需的可信度。因此,服務類的公司、店鋪,憑借~個響亮而又卓爾不群的品牌名字來代表多種服務承諾與信譽,這樣更容易取信于消費者。這時名字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個符號,而是商家在同行業內競爭的一個無與倫比的“資本”,成為招徠生意的金字大招牌。像餐飲業內的麥當勞、肯德基這類名字,無需任何解釋,因為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它們代表著干凈、預訂、快速、熱情、周到的服務,無論是質量還是服務都是普通飲食連鎖店所無法比擬的。如果您認為自己店鋪規模很小,店名無足輕重,于是就起個簡單的名字或隨隨便便起個名,那未免太自貶身價!豈不知高雅、響亮、新穎的店名,除以上所講的重要性之外,還能滿足顧客心理附加值的需要,從而給自己帶來滾滾財源。
面對激烈競爭的零售業,在商店所賣的商品上貼上自己的店名品牌標簽,使消費者能對價格、質量和服務進行獨立的分辨,提供給消費者全面選擇的機會,成為商家高明的零售策略,店名所起的作用可以增加商品的銷售量。案例:馬蘭拉面,譽滿京城。
北京的拉面館、快餐店遍地都是,要想在飲食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打出自己的品牌,與國際品牌麥當勞、肯德基分庭抗禮真是太難了,但馬蘭拉面卻敢于向它們挑戰。創業老板深知.要想使自己的店名不被淹在眾多“無名氏”當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殺出一務血路來,就必須有一個與眾不同、不易被侵犯的、一下子抓住顧客好奇心的名字,于是,創業老板精心選定“馬蘭”作為自己的店名,此名與被人公用的“蘭州拉面”有顯著區別,兩種拉面制作與服務、店面形象更有質的不同。
因此,馬蘭拉面店開張以來,到這里進餐的人絡繹不絕。筆者就曾應朋友邀請吃過馬蘭拉面,味道口感確實非同一般,這緣于選料、加工極其精細,每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操作標準。馬蘭人的服務與店面形象不亞于國際名牌肯德基,因此在這里同樣能體驗出在肯德基、麥當勞享受的感覺。
馬蘭拉面店像傳說中的馬蘭花那樣在京城生根、開花、結果.一個又一個的馬蘭拉面連——人在說話,請你馬上就開花。”馬蘭拉面總店復制出一個個分店,不久將可成為中國餐飲業中的民族品牌。
馬蘭店名分析:
①馬蘭,由兩個常用字音節構成,筆畫少,名字簡潔精煉,一目了然,易讀、易識、易記。
②此名獨特新穎,既具有擬人化的特點,又具有擬物化的特征。因為“馬”可為人的姓氏,蘭又為一種草名,這種特性還體現在心里效果上,使人聯想到馬蘭花還是傳說中的一種實現愿望的花,這就決定了該名字不像蘭州拉面那樣誰都可以使用,從而確保不被人侵權。
③此名字形結構搭配精當,符合漢字美學原理。
④沒有不雅的諧音、諧意。
⑤讀音為ma—lan,由平仄聲構成,音律動聽悅耳,便于傳播。
⑥從數理信息上分析:馬’。蘭23,總數理為33,蘊含旭日升天、名聞天下、必定興隆的自然信息,具有良好的感應作用。
案例精析
(1)日本東京“印刷侍者”印刷所成功秘訣
一個企業有了能夠在市場競爭中立足的產品和服務,還必須有個叫得響的好的企業名稱,企業名稱關系企業整體形象的好壞,“印刷侍者”成功的秘訣就在于它的店名。
日本的印刷業很發達,群雄并立,經營有術。如果把該行業群體比作森林,那么,大企業就是一株株根深蒂固的巨柏蒼松。然而在這些大企業旁,卻仍然生存著一個小小的印刷所——“印刷侍者”就像它的店名一樣,“印刷侍者”很小,猶如那些蒼松巨柏夾縫中的一棵小白楊。但它卻充滿生機,不僅站穩了腳跟,而且得以發展壯大。
“印刷侍者”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呢 就在它的店名。面對顧客,它真的把自己當作侍者,處處為顧客著想,誠心為顧客服務。這一切都具體體現在它的名字中。
它提出“印刷業也是零售業”的口號,強調禮貌待客。既然是把企業看作是零售店,職員就應像營業員那樣熱情周到地接待小客戶。
它強調對任何人都來者不拒。顧客進了門,絕不空回,印多印少,大活小件,一律接受,包括像個人名片、請柬、賀年片、賀年信、舞會招待券這樣的零星小生意也做,而且做得相當好。對于小零活,他們提出“少量快速”、“立等可取”。比如來人急需幾十張以下印刷品,顧客往往一杯熱茶未盡,成品已經到手,只此一點,深受顧客好評。因此生產興隆,顧客不絕于門。
1980年~1984年,“印刷侍者”營業額從3.5億日元上升為6.5億日元,利潤相應由500萬日元增至2500萬日元,就是說在5年內,它的營業額增加了一倍,利潤卻增加了4倍。
(2)“希望工程”命名記
89年3月,共青團中央、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中華全國學生聯舍會和中國少先隊工作委員會聯合創辦的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在北京成立。該會的宗旨是:爭取海內外關心中國青少年事業的團體、人士的支持和贊助,促進中國青少年工作、社會教育、科技、文化和福利事業的發展,推動現代化建設和祖國統一,促進國際青少年間的友好關系,維護世界和平。基金會成立了,從哪件事開始呢 他們把目光盯在了敏感的青少年教育上。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1980年到1988年,全國中小學流失學生達3700多萬名,使我國2.2億文盲大軍數目變得更加觸目驚心。
基金會準備建立我國第一個救助貧困地區失學少年基金。讓千千萬萬因貧困而失學的孩子重返學校。要集社會之力,捐資助學,這就需策劃一個非常有社會影響力的活動,方能使基金會達到救助貧困地區數以百萬計的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少年兒童這一目標。
基金會的組織者為這一活動的策劃絞盡腦汁,最頭疼的是要使這一策劃有一個十分響亮的1:7號,十分引人的名稱。“精衛計劃”、“春雨計劃”、“愛心計劃”、“桃李計劃”、“振興計劃”……大家搜腸刮肚,想了許多名字,似乎都不確切。
負責人徐永光夜不能眠,為了尋找一個能夠涵蓋這項事業意義的字眼,他翻開了《辭海》和《資治通鑒》,忽然,他腦際里進出了“希望”這個詞,多閃光的一個詞!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希望,基金會的事業也充滿希望,何不叫“希望計劃”。
(評析“希望”表達了中國青少年基金會事業的精神與意義,象征純潔、高雅、愛心、光明,孩子是祖國的希望,教育是人類文明的希望,基金會的事業也充滿了希望。從VI上講,字形結構優美,視覺效果好,簡明易寫。從HI上講,耳熟響亮,無不良諧音,雅俗俱兼,利于傳播)。
第二天,大家討論這個名字時,有人又提議說“希望計劃”不如“希望工程”,這項事業既充滿著希望,同時又是一項艱巨的工程。
“希望工程”這個響亮的名字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鄧小平親自題名,上至國家首腦,下至一般工人、解放軍戰士,紛紛解囊相助,引起巨大的社會反響。至1992年9月25日,共收到捐款5000多萬元,3年資助學生23萬名以上,并建起一批“希望小學”。
“希望工程”產生這么強大的轟動效應,其中名稱響亮,主題鮮明不能不說是策劃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希望工程還繁衍出許多公益活動。如臺灣藝人凌峰組織的“同一個希望”百場義演;香港著名電影制片廠施南生小姐在港發起的“希望工程——人人有書讀助學計劃”;張學友在香港體育館舉辦的“滿懷希望音樂會”,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1992年開展的名為“希望工程——百萬愛心行動”,投資興建希望小學等等活動均緊扣“希望”二字,使希望工程開展得系列化,影響更加深遠。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還專門發出過公告:“希望工程”的標志及名稱已在國家注冊,任何組織或個人未經基金會同意,不得借用“希望工程”名義或使用“希望工程”這一名稱。
古人云:“名不正則言不順”,在任何成功的策劃中,都有一個名正言順的名稱,策劃的一系列活動,也均從這一名稱展開。
(3)××市銀潔繡品有限公司更名記
更名背景:××市××繡品廠為國營二級企業,1993年擁有800名職工,企齡有15年。改革開放之初,開展“三來一補”業務,
由于日本、香港投資者在沿海城市紛紛興建獨資或合資繡品公司,他們帶來先進的生產設備、管理技術、管理經驗,使繡品行業的競爭變得更加復雜和激烈,該廠生產效益自1995年逐年下滑,迫切需要導入CI更名,建立新的企業形象,提高知名度,拓寬國際市場。
企業現狀分析:
該廠的優勢和劣勢:
①生產實踐經驗豐富。工廠已有10多年生產經驗,不但有有經驗的技術人員,而且有一大批具有豐富操作經驗的、非工廠正式職員的熟練家庭手工加工者,他們能生產出高質量手工半成品。
②地理位置好:地處沿海開放城市,交通方便,離韓國、日本近。
③有外貿公司代理出口商品。
該廠劣勢:
沒有自己獨立開拓的涉外貿易,完全依賴外貿公司代理出口。自己沒有主動開發海外市場,品牌觀念不強。
在1995年以前市場景氣時,業務以來料加工出口為主.出口的繡品貼的是外方指定的商標,因此該廠一直沒有建立自己的品牌,彤戍單一化的來料加工業務,這種情況往往造成被動的局面,當國際市場不景氣時,企業的經濟效益嚴重下滑。
企業戰略:
創造出自己的品牌,鞏固國內市場,拓寬國際市場。
產品市場指向:
國內外賓館、飯店及家庭消費者。
起名創意過程:
飯店、賓館所使用的繡制品,全是潔白的,因此該廠生產的繡品以白色為主,產品名稱與企業名稱統一體現出清潔的內涵,白色象征高雅、清潔、衛生,但是不能用白色作名字,用什么名詞來表達“白色清潔”這一概念呢?
采用自由聯想法,想到白銀曾是我國過去流通的貨幣,以銀寓白,提煉出“銀潔”二字。
從MI上講,“銀潔”象征潔白、高雅財富,符合行業與產品的特性。“銀潔”沒有不雅的諧音。
從VI上講“銀潔”二字筆畫數相當,雖然都是左右結構,但偏旁形體各異、字形搭配優美。銀潔屬常見字,一般文化程度的人都認識這兩字。對于開辟家庭市場大有益處,適當地廣告宣傳,就能達到家喻戶曉的傳播目的。
從HI上講,yinjie雖然聲調相同,但聲母與韻母不同,音韻清晰,讀之上口,聽之悅耳,便于傳播。從數理信息上講,銀潔總數理為24,24蘊含錦繡前程,須靠自力,多用智謀,財源豐盈,宇宙信息感應力。
國家工商局對企業名稱命名用字的有關規定,國務院批準的1991年7月22日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令第7號《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中的第九條和1999年12月8日第93號令《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法》中的第二章,為企業單位命名的規范化提供了參考依據(詳見有關文件)。
- 上一篇:一般公司起名考慮的11種方法
- 下一篇:怎樣給商標起名,商標起名最高境界